76.42亿吨二氧化碳
2050年实现工业净零需要的减排总量
29%
CCS在工业减排中所占份额,是贡献最大的一项技术
两倍
到2050年全球石化产品产量增幅
工业生产约占当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20%。到2050年,该行业每年需要减少排放逾70亿吨的二氧化碳,才能实现净零转型。这将要求新兴经济体从现在开始建设清洁的工业产能。发达经济体面临着淘汰或改造污染产能的选择。

在彭博新能源财经的经济转型情景中,工业领域几乎不存在减排。大多数材料的脱碳将需要脱碳政策支持、绿色溢价或技术突破。净零工业部门需要来自所有解决方案的贡献。到2050年,碳捕集与封存(CCS )将贡献29%的工业减排量,电气化和氢各贡献26%和20%,而生物能源及回收利用的占比分别为10%和8%。现有技术的部署必须立即开始。
钢铁
现有的燃煤炼钢炉被更便宜的直接还原炉和电炉所取代。天然气最初用作燃料,在本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转为绿氢。
铝
电力行业的脱碳组成了铝业脱碳的主要部分。用于回收利用和精炼氧化铝的炉必须在电气化、CCS、生物能源和氢中选出成本最低项。
石化
CCS和电气化可以实现大部分减排,但成本极高。达到净零可能会使生产成本翻倍。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增长快于其他主要材料工业。
水泥
大量直接化学排放意味着碳捕集是主要的脱碳途径。需将基数巨大的现有窑炉改造为以绿氢或生物质作燃料,或重建为使用电力的窑炉。
美国
近期的气候政策使该国处于工业行业脱碳的良好位置。油气领域在氢和碳捕集方面具备专业经验,再加上钢铁行业已基本实现电气化,意味着净零转型的基础条件已经到位。
中国
作为最重要的变革市场,中国仍在决定技术路线,但鉴于现有的本国专业知识和供应链,中国可能会优先考虑氢。
印度
该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其他任何国家,必须从从头开始建设清洁产能。氢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到2050年将减少40%的工业排放。
德国
尽管德国努力使用贸易关税来保持生产成本的竞争力,但大部分材料的产量出现下降。然而,该地区是净零技术创新出口到全球的关键。